速达电动汽车有未来吗 电动汽车未来5年的前景
三门峡速达电动汽车近况,这家造车新势力出问题了,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到底有没有前途,速达电动汽车有未来吗?速达电动汽车有未来吗?
本文导航
速达电动车德国销量
三门峡速达电动汽车近况如下:
目前速达网约车已投放三门峡市场,有关单位已采购执法执勤用车和公务用车,河南省内及黄河金三角地区推广工作也逐步推进。同时,速达公司于2019年分别与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签订了2020年至2022年订购协议。
2020年1月19日,速达公司获得欧盟认证,并计划全力主推海外市场销售。4月20日速达公司举行了出口德国的发车仪式,速达电动汽车将逐步进入海外市场。
扩展资料:
三门峡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生一行到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在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姚发挥,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文龙及财政部门相关负责人陪同下,来到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和交通节能器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姚发挥和杨文龙向王新生一行介绍了两家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速达电动汽车项目建设现状。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工信部生产准入筹备阶段,计划2018年8月份参加迎检,但现在生产建设资金困难,进展缓慢。
速达公司董事长李复活详细介绍了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历程,展示了技术优势,并提出了目前主要存在的资金困难问题。王新生一行先后参观了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装、喷涂等车间,现场试驾了速达电动汽车,对速达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
王新生总经理表示,回去后要将速达公司发展现状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向市领导汇报好,为市里下一步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河南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首页-三门峡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
造车新势力会走向没落
电动知家消息,作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河南速达出问题了。近日有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达公司)员工爆料,公司原规定的每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但是到11月底,8月——10月三个月工资都未发放,且公司领导至今未给正面回复和任何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员工还“被”缴纳2万元订车款,原安排6月30日前返还订车款,至今未返还,也没有任何说法和回复。现公司员工开始大面积,各种途径进行讨薪。截止本月24日,员工至工会主席处讨薪,主席大致意思是:没钱,你们看着办。把员工全部打发走。截止发稿,讨薪仍在继续。
目前,人民网的投诉平台也汇集了大量关于河南速达公司的欠薪问题投诉。
有员工投诉表示“关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欠薪问题已经传遍整个行业,也有很多同事给三门峡市安市长留言、投诉,均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欠薪近4个月,工人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还贷款,孩子要上学.....”速达,河南省、市重点支持企业
作为三门峡市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河南速达得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对速达公司是保姆式的服务,卫士般的护航,在企业遇挫时及时救援,倾情倾力。”三门峡市市政府主要领导曾慨叹。
但一直以来,河南速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声甚少,上一次引起公众注意是因为它拿到了“双资质”。去年年初,工信部核准通过了河南速达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的资质,其成为河南首家、全国第11家拿到“双资质”的车企。不过,手握造车“双资质”的河南速达,迎来的却是此起彼伏的质疑声。这家自2010年成立起,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没能自主生产出一台纯电动汽车,被指为“僵而不死”;的企业,却一直受到企业所在地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大力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月10日,《三门峡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暂行)》称,要重点培育速达科技生产纯电动微型和中级轿车,到2015年形成年产10万辆的规模。按照规划,速达电动汽车项目用地一共3500亩(一期826亩),拟投资总额为5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56亿元,利税70亿元;建成后还可以整合一批关联企业入驻,间接实现产值800亿元以上,利税150亿元以上,吸纳产业工人2万人左右。?很明显,这一目标并未实现。?据权威媒体报道,在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三门峡市政府优先保证速达电动汽车项目用地需求,一期工程所需的705亩用地,仅用20天就拿到了省政府的批文;该项目环评、能评、安评等审批手续都由政府一手包办。?除此之外,河南速达还享受高新技术、环保、新能源、节能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13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速达公司调研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技创新等情况。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陪同调研。
调研中,王国生书记对速达公司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技创新等方面所作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王国生表示,速达公司着眼长远、提前布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拥有的主动控制系统、电机电控系统、均衡放电等众多核心技术,彻底解决了车辆的安全问题,同时,速达纯电动轿车的国内外销售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速达公司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政府和相关部门会给予大力支持,希望未来速达公司能够加快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公司董事长李复活则表示,未来速达公司会以培育产业链及配套零部件基地为己任,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公司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千亿元产业基地而努力奋斗。
一直争议不断的企业
目前,河南速达的官网上只有两款产品,分别是三厢车SA01和小型SUV;SD01,补贴后售价为13万元和11万元,官网显示续航里程在180-300公里。
但是就是只有两款产品,还被指“销量造假”。今年6月就有媒体曝光,“起底河南速达:与员工签假买卖合同,一家没有4S店的高调车企”
文章称,记者经过在三门峡市走访调查发现,即使河南速达每场签约仪式都轰轰烈烈,但是在当地大本营并未开设4S店,销售方式也较为隐蔽,大部分的市民仍然对速达电动车知之甚少。而有速达的内部员工小晶告诉记者,公司为了“换得”销量,一直在积极动员员工买车,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甚至可以和公司签订合同进行“假买”。记者在进入河南速达的工厂内部发现,目前工厂只建设了一期,还有两期正在开发规划之中,工厂内暂时只有销售展厅对外开放。
虽然作为三门峡市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河南速达得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随着河南速达欠薪问题的爆发,将会有更多的问题将会被暴露出来。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样的例子已经越来越来越多,长江汽车、赛麟汽车....一个个都在倒下。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的管理思路应该转变,需要防范企业与地方政府绑得过紧,企业一旦陷入停滞就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汽车未来5年的前景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已经在加速,各国纷纷推出相应的严格排放标准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技术分别是燃料电池技术,纯电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优胜劣汰一次在新能源汽车界也同样适用,但是目前三大技术各有亮点所以前景的发展依然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这三大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我们去分析的,
如果从短时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上看,混合动力技术应该是占据优势的。不过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是纯电技术比较有前景。因为目前阶段处于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过度时期,电动车的能耗确实低而且能做到无排放。但是制约纯电动车发展的不仅是充电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配套设施并不完善,这也是很多消费者选择纯电车时最忌讳的问题。
混合动力车型很好地弥补了这样的问题,但是混合动力车型毕竟不是纯电车型,其主要动力还是要依靠汽油而且在近年来国家对纯电汽车的支持来看,混合动力汽车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未来如果纯电技术有很大突破,相关设施法规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被淘汰的几率很大。
关于燃料电池技术,目前主要是指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的排放物是水,因此也是很洁净的能源。不过目前氢燃料技术的推广也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制氢技术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目前氢能源技术氢气的来源主要是工业收集和水的电解。电解水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电解水对于电力的消耗巨大,目前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要发电技术,电力过多消耗无疑是“变相污染”。
同时,氢燃料电池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氢气的存储。虽说存储技术上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其设备和加氢站的制造成本高昂,相比起传统的加油站或充电站,加氢站的制造成本是它们的五倍之多!因此短时间内很难进行推广使用。
电动汽车未来会被淘汰吗
电动汽车有前途。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已探明的全球石油储量不足消耗35年,在石油枯竭之前必须寻找替代能源,尤其是对于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二大的中国。国内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超3亿台,石油的消耗已经夸张到接近70%依赖进口;随着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必然会出现价格的快速攀升,油价直接影响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决定民生。
所以在石油成为奢侈品之前必须提前普及低成本的新型能源,这种能源无疑是通过光伏、风力、水力、核能、潮汐、地热、海洋能等多种方式都可以获取的电,这些取电方式都可以做到相对的清洁无污染以及实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电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成本低,未来能实现零排放也能创造理想的生态环境,重点是电能驱动电动机可以实现非常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且能以低转速实现大功率输出,这点是任何内燃式发动机都做不到的高度。